宿州
切换分站
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宿州快信息 > 宿州热点资讯 > 宿州行业新闻 >  喜报!三位南邮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喜报!三位南邮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发表时间:2021-02-08 12:46:18  来源:  浏览:次   【】【】【
喜报!三位南邮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来源:南京邮电大学 近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我校校友杨春泽、屈勇、王渊峰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校 友 介 绍 Yang Chun

  来源:南京邮电大学

  近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我校校友杨春泽、屈勇、王渊峰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校 友 介 绍

  

  Yang Chunze

  杨春泽

  杨春泽,1997年毕业于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系,现任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六合区分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杨春泽校友长期扎根基层,立足本职岗位,锐意创新,曾获评首届“央企楷模”“中国电信第二届十大感动人物”“江苏省劳动模范”“中央企业先进职工标兵”“央企青年五四奖章”等称号。

  攻坚克难,勇于创新

  杨春泽校友的第一个专利诞生于2004年。那一年中国电信集团已成长为国内宽带接入市场的龙头老大,ADSL宽带成为当时主流接入方式。面对宽带装机维护时出现的问题,杨春泽校友虚心向母校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电路领域的专家请教,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后他便买了专业书、各类元器件回家潜心研究。经过6个月的钻研、拆装、实验和调试,一款“ADSL宽带新型电话机”问世了。常见的语音信号分离器被他巧妙地设计在了话机里,不仅降低了成本,还克服了通话与上网相互干扰的问题。这个发明转化为产品后畅销不衰,累计销量达600多万台。

  合影(左四为杨春泽校友)

  从此以后,伴随着公司的转型变革,杨春泽校友从未停下自我创新的脚步。迄今为止他已取得了13项国家专利、上百项创新成果,并将个人拥有的13项国家专利无偿奉献给公司,奉献给了自己热爱的电信事业。同时他带领团队共同创新,获得国家专利22项,个人和团队专利产生经济效益近3.5亿元

  你从‘抱怨’声中寻找事业支点,把光荣缀满胸前;你从自主创新中刷新事业高度,在平凡岗位上成就互联网+电信传奇。”这是2017年国务院国资委评选出首届“央企楷模”时给杨春泽校友的颁奖词,也是他从业以来的真实写照。

  勇挑重担,奋战一线

  在2020年的抗疫与复工复产中,杨春泽校友总是冲在第一线。抗疫前期,他主动成立了六合分公司应急防疫工作小组,建立春节防控工作体系,保障了政府疫情信息畅通传达的需要,并为一线医护人员上传信息等提供保障、为街道和百姓提供贴心的通信服务。抗疫斗争时期,杨春泽校友与装维人员同吃同工,利用承担保障任务的间隙,忙碌在基层门店、装维班组、施工现场的第一线,也同时把党组织对员工的关心关爱传递给了每一位基层人员。

  在复工复产工作中,杨春泽校友更加小心仔细,稳步推进复工复产,推出了“三个所有”举措,给所有一线人员服下了“定心丸”。在他的引领下,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成员们也主动承担起防疫保障的重任,为全市的抗疫工作默默奉献。

  心怀母校,砥砺前行

  2019年9月27日,杨春泽校友受邀回到母校,围绕“育才报国守初心,信达天下承使命”专题作了报告。

  他从“心路——不忘初心”、“新路——锐意创新”和“辛路——累并快乐”三方面,作了题为《不忘初心 感恩母校》的报告。他感恩母校的培养,表示母校的培养是人生最重要的财富和力量源泉。他说,读书时就坚定了成为通信人的信念,毕业后不忘初心,以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利用业余时间攻坚克难,敢于碰“硬”,敢于追“潮”,持续创新,同时积极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带领团队创新,并努力打造高端政企支撑团队,经常带领团队成员在晚上十点后走上街头、走进小区,测试光交盒和其他设备。他更不忘为国家服务,从“青奥会重要保障”到“12.13国家公祭日保障”,努力做好技术服务支撑。他说,未来会继续挥洒激情,用创新提升用户感知,用智慧降低运营成本,用担当助力企业发展

  杨春泽校友是新一代南邮人的杰出代表,他的事迹是不平凡的,他奋斗的过程是艰辛的,他用行动诠释着“信达天下,自强不息”的南邮精神,让我们看到了新一代南邮人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南邮人的光荣传统,不忘报国初心,自觉承担起建设信息强国中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的使命

  校 友 介 绍

  Qu Yong

  屈勇                        

  屈勇,1998年毕业于南京邮电大学移动通信专业,现任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云网中心工业互联网团队长,工程师。屈勇校友长期扎根一线、时刻坚守、夙夜在公,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江西省“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九江市“优秀高技能人才”等多项荣誉称号。

  

  屈勇校友是九江分公司的研发老将、技术专家。作为一名从业20余年的创新“大拿”,他每到一个岗位,每接手一项工作,总要带领团队琢磨如何让技术发挥“剩余价值”,如何让创新更好地服务于人,服务于社会。一路走来,这名孜孜不倦的研发老将在数字时代激流勇进,挑起网络赋能数字社会的大梁。

  主动下沉社区志愿“抗疫” 开发信息采集平台

  今年年初,全民“抗疫”、社区防控成为常态,他主动报名社区志愿者,来到万诚中央公园小区加入社区防疫志愿工作。他利用自己技术特长,开发出社区疫情防控信息采集平台,采用微信扫码的方式登记个人信息和健康状态,可针对多人同时实现零接触信息采集。他连夜开发出的社区疫情防控信息采集平台,在九江市几十个社区推广,短短两天时间就完成了300多户近900人的信息采集,大大减轻了社区疫情防控压力。这个平台后来被推广到全市数十个社区,直到在3月19日九江市统一启用赣通码,才算完成了使命。

  除了当志愿者,为社区开发防疫信息采集平台,疫情期间,屈勇校友还为发布抗疫公益宣传,开发了IPTV提醒界面;在30小时內顺利开通各级疫情报告平台,保障了疫情网格化防控平台的上线。此外,在九江市教育局的请求下,屈勇校友连夜加班到深夜,开通40台云主机支持市电教馆开始推出网上中小学课程的直播,服务全市几十万学生。

  学习5G技术,成为云网中心技术骨干之一

  2019年,中国电信中部云计算大数据正式落户九江鄱阳湖科技生态城,九江和南昌实现了通信水平的“同步”。全国31个省级核心节点,全部都在省会城市,只有江西和广东分别在省会之外(深圳)设立了同等量级的双核节点,九江成为全国仅有的两个双核之一。屈勇目前正服务于此,担任中国电信九江分公司云网中心解决方案团队任团队长。与此同时,向东学院——屈勇创新工作室也设立在此。大数据中心为政府、企业提供云服务,这是一项创新型工作,而创新工作室则汇集创新型人才,同时集系统集成、技术研发、行业应用于一体。两者使命一致,业务互补交融,既独立又是一体。

  作为技术骨干之一的屈勇及其创新工作室支撑的九江云资源池,结合5G技术,充分利用中部云计算大数据中心这个天翼云“2+4+31+X”的云资源池架构中的省级核心节点,立足本地、辐射周边省市,将有力拉动科技城智慧化建设,为全市各行各业提供丰富的云工具和云服务,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20年初心不改,勤勉和创新根植于内心

   与绝大多数劳模一样,对待工作,屈勇的字典里没有“苦”和“累”两个字,始终精力旺盛、兢兢业业。

  在屈勇看来,在通信行业吃苦耐劳还不够,通信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跟上社会科技发展的脚步,才能更好地服务客户。因此,“创新”的理念一直伴随他的职业生涯,这也是为什么屈勇及其创新工作室能担负起中国电信中部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立足本地、辐射周边省市,进而推动九江工业两化融合发展的重担。

  2003年,他在省内率先独立开发了九江市电子地图系统,提供了地点查询、公交检索、公交换乘查询等功能,为网民提供了九江在线地图服务,并进一步开发出网上证件挂失等应用。

  2009年,他在IDC(互联网数据中心)任班长,带领IDC 机房团队成立了项目小组,对“IDC 网站监控项目”进行技术攻关,在2个月的时间里开发出九江IDC网站监控系统,实现了IDC接入网站的实时监管,大大减轻IDC网站信息安全审核工作压力和人力资源成本。

  2011年,他带领团队自主开发DDOS攻击预警处理系统,抵御黑客对网络的攻击,实现了对网络攻击的主动发现和自动应对,将网络攻击对机房网络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

  2019年,以他命名的创新工作室落地中国电信中部云计算大数据中心,作为技术骨干,他率队支撑起九江市云计算和物联网业务发展,为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纵观屈勇20多年的职业生涯,就是一部“创新史”,小改进、小革新、小创造、小发明层出不穷。正是这样点滴积累、坚持创新的理念及其实践,才使他在科技革命浪潮席卷的时代一路乘风破浪

  校 友 介 绍

  Wang Yuanfeng

  王渊峰         

  王渊峰,南京邮电大学1992级本科计算机通信专业、1996级硕士研究生计算机应用专业校友,现任上海兆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渊峰拥有多项图形架构的发明专利,他的团队也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多项图形处理领域的高质量发明专利,并在国家核高基项目中承担着部分GPU研究课题,为中国的GPU研发铸造了一道道知识产权的保护壁垒,让中国的GPU核芯能稳步前进,牢牢处于世界一流的设计阵营。

  

  家国情怀,初心不改

  王渊峰校友是个典型的理科男,内敛含蓄、思维缜密。在象牙塔系统的计算机学习与深造中,他从高层的编程语言,操作系统,一直钻研到底层的编译系统。王渊峰校友逐步对计算机科学最底层、最核心的芯片架构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将其认定为自己今后的终身研究方向。

  合影(右一为王渊博校友)

  从南京邮电大学取得本科和研究生学位后,王渊峰校友进入复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他根据自己设定的职业方向开始寻找工作。“当时,我收到了不少芯片设计公司的录取通知,其中几家是业界很著名的跨国大公司。”但是,王渊峰校友发现这些大公司提供的岗位,距离真正的芯片架构设计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这些公司的核心架构设计部门,一般都放在北美总部,在国内的岗位都偏向于驱动和验证。虽然待遇很好,但是他还是坚持初心,致力于攻克中国芯片技术,选择了其中一家提供了架构设计岗位的GPU芯片公司,因为只有架构设计才能接触到真正的最内核的技术

  矢志奋斗,用匠心守匠“芯”

  2002年,入职之后,王渊峰校友成为了一名GPU芯片架构设计工程师,兢兢业业地开始了他矢志以恒的职业生涯。

  工作期间,由于技术突出,王渊峰校友先后三次被派往海外学习,接受专门的架构设计培训,全面扎实地掌握了最先进的GPU架构设计技术。培训归来之后,他带领上海团队,独立承担起了GPU架构的设计任务,打造中国匠芯

  2008年,他带领团队研发设计出国内第一款GPU架构,这是当时全球第三个能全面支持DX10的GPU芯片,并且由于其卓越的低功耗控制技术,当选美国业界权威杂志《Embedded Computing Design》颁发的年度最佳嵌入式GPU选择奖,并赢得日本富士通上网本以及其他众多嵌入式市场订单。

  2012年,他的团队研发设计出了第二代GPU架构,全面支持DX11,即使今天,能完整支持DX11图形接口的全球公司也只有4家,兆芯是唯一一家中国企业,其他三家都在美国。

  2013年,他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了国产第三代GPU架构,支持DX11、OGL4、 OCL1.1等众多图形与科学计算API。同时,它还支持中国国产的服务器操作系统,这是国外GPU不可能提供的支持。目前,第三代GPU正供货国内整机厂商,打造着完全自主安全的国产整机系统

  2016年,他和团队设计出的ZX-2000芯片中的GPU,在移动领域,不仅能耗低,而且功能卓越,能支持人工智能,体验VR。该芯片已进入上海东方有线的机顶盒市场,并荣获 2017年中国国际广电信息网络展会产品创新优秀奖。这在被ARM、高通、PVR等国外公司垄断的移动GPU市场当中尤为可贵。

  胸怀中国芯,匠艺持以恒

  他胸怀一颗中国“芯”

  在他这里 没有差不多 只有100%

  在他心里 匠艺持以恒 初心从未改

  这种乐道敬业贯穿他整个信仰

  王渊峰校友说:“我们有幸生于盛世,但怎可安逸,前沿的核心技术靠买靠要,只会贻误战机,只有卧薪尝胆、潜心笃志,才能将我们落后的地方,用加倍的汗水和智慧追回来。在高科技芯片领域,我们也应该众志成城啃‘硬骨头’、打攻坚战,真正实现总书记说的‘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点击前往【百度爸爸】查看详细

责任编辑:
本地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