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
切换分站
免费发布信息

小雪

发表时间:2021-12-24 20:34:00  来源:  浏览:次   【】【】【
小雪 | 雪落孤山净,萧瑟玉阑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小雪 雪落孤山净,萧瑟玉阑影。 西邻书窗下,天外送白岭。 主办 / 党委宣传部 文字 / 母佳乐 图片 / 胡璟怡 责编 / 吕松卓 何诗凡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


  

  

  初冬的白雪,散落树梢

  拂过眉间,落在发尾

  抚过阵阵浮躁

  柔软了世间所有寒凉

  秋去冬来,岁暮天寒

  小雪缓缓而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七修类稿·天地三·气候集解》有曰:“小雪,十月(夏历)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小雪的到来,意味着冬季降雪即将拉开大幕,雨水凝结成雪,天气也变得更加寒冷。虽然今年已经早早降了一场初雪,但真正的雪季正悄悄袭来。

  

  《群芳谱》曰:“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孝经纬》中也记载有:“(立冬)后十五日,斗指亥,为小雪。天地积阴,温则为雨,寒则为雪。时言小者,寒未深而雪未大也。”小雪虽然天气变冷,但没有到达最冷的时候,故雪量还没有很大,故称为小雪。

  

  

  雨水寄与人离愁,雪花令人心生希冀

  一片片,冰盈清透

  是期盼,是想念,还是相逢

  小雪三候

  

  一候:“虹藏不见”

  霜前冷,雪后寒

  气温持续变低

  北方的雨也渐渐消失变为雪

  五彩斑斓的虹霓也随之隐去

  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

  万物各归其位

  大自然静谧肃穆

  白雪覆盖往日的生机

  却掩盖不住

  泥土下积蓄的力量

  正所谓阳气升而阴气降

  天气与地气渐行渐远

  三候:“闭塞而成冬”

  秋收冬藏

  当万物逐渐收敛

  冬天便悄悄驶来

  阳气上升,阴气下降

  天地不通,阴阳不交

  万物失去生机

  天地闭塞进入严寒的冬天

  Light  Snow

  

  

  当夜晚来临,万物恍若浮游

  一轮明月恰如唐宋元山水画

  浅白有深意

  冬天也开始了万古的寂静

  

  

  《素问•四季调神大论》中:“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从立冬到大寒节气结束称之为冬三月。在此基础上后人也总结提出:五脏六腑之所喜即养生之所需,五脏六腑之所恶即养生之所忌。顺应四时变化在寒冷的冬季早睡晚起,既保证睡眠充足,又利于阳气潜藏、阴精积蓄。

  

  《素问·刺法论》曰:“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当人体正气充足,抵抗力强胜,邪气不易侵犯人体。六淫是指风、寒、暑、燥、温、火六种致病的邪气,当六气太过或不及,或春应温而寒,冬应寒而温,非其时而有其气,或者气候骤然暴冷、暴热,超出了机体的适应能力范围就成为了致病因素。《素问·评热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在小雪突然变冷的基础上,一方面要加衣,一方面锻炼身体,以保证邪气不能乘机而入。

  

  

  小雪节气前后,由于夜间变长,白日变短,阳气潜藏,阴气渐盛,气温降低,天气时常阴冷晦暗,再加上寒风瑟瑟,木叶凋零,人们的心情容易受到影响,伤怀于造物,正所谓内生七情。此时应调节自己的心态,“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

  

  孙思邈在《十二月修养法》中写道:“十月心肺气弱,肾气强盛,宜减辛苦以养肾气。勿伤筋骨,勿泄皮肤,勿妄针炙,以其血涩,津液不行。”从立冬到冬至,气血最为衰弱,宜温养忌寒凉,故性至苦寒的食物在寒冷的小雪还是少食为佳,饮食最好以清淡为主,多喝水喝粥。

  

  雪后,漫步于一望无际的“白皑皑”中,尽情呼吸清新空气,丈量岁月的痕迹。即使在寒冷的冬日也要走出户外,但要避免在风寒雪雾中锻炼身体,以防过度的寒冷刺激、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冬腊风腌,蓄以御冬”。小雪节气后,气温下降,天气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雪节气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腊肉被片成整齐的方形,脂肪色泽透明如琥珀,瘦肉泛着紫,等到春节尽享美味。

  “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在南方,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民俗。糍粑由莹白的糯米蒸熟,在石凹槽例捶打而成。手打的糍粑吃起来分外柔韧,拉着长长的丝,还有未融化的糖粒儿在舌尖打滚,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

  

  

  细雨凝雪寒风起

  小雪随风不厌看

  天渐冷,冬渐深

  愿岁月安暖

  有人与你踏雪寻梅

点击前往【百度爸爸】查看详细

责任编辑:
本地最新信息